楚天都市報:建設者“五一”堅守工地,重點工程跑出攻堅加速度
建設者“五一”堅守工地,重點工程跑出攻堅加速度
——護航“中國地鏡”探索地下5000米奧秘
深地工程項目航拍圖
襄宜高速宜昌段3標首片T梁澆筑
12號線、11號線四期等武漢地鐵建設如火如荼;在武漢青山,中國一冶承建的青山31街街坊建設項目11棟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正在抓緊裝飾裝修,未來會惠及當地2700住戶;在襄宜高速公路宜昌段,全力推進主線橋梁和T梁澆筑作業,完工后襄陽和宜昌兩地通行將由原來3小時縮短至1.5小時……
“五一”國際勞動節,屬于勞動者的節日。在荊楚大地重點工程建設一線,建設者奮戰在工地一線,拉滿“進度條”與時間賽跑,用汗水詮釋勞動之美。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走訪這些重點工程,記錄他們用堅守詮釋責任,展現勞動美,為城市發展添磚加瓦。
中國首個深地工程: 護航“大國重器”?探索地下5000米奧秘
5月3日,武漢光谷科學島未來一路一側,中國首個深地工程“超級實驗室”——深部巖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項目,正在沖刺收尾施工。
施工現場,白色圓弧形鋼構穹頂如巨鯨浮出地表,建設者亦如普通工作日,按既定計劃堅守一線。施工方中建三局項目經理劉元說,建設任務重,同事們五一堅守崗位,狠抓進度,護航“大國重器”建設。
近年來,我國著力推動“深地、深海、深空”領域關鍵技術突破。水電地下廠房、交通隧洞、油氣地下存儲、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等深地工程與日俱增,其都需研究深部巖土體。該項目是“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由3座單體組成,建成后將成為探索地下5000米奧秘的最核心的陣地,主要服務于地下空間開發和戰略性資源開采等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意義重大。
“深地工程的核心設備好比蛋黃,我們土建工程相當于蛋清和蛋殼,為核心設備打造一個足夠安全、穩固的‘保護罩’。”施工方中建三局項目經理劉元說,給重達數十噸的“大國重器”做配套,防水是核心艙“順利入住”的重中之重。
劉元介紹,前期,為確保防水施工萬無一失,項目團隊將底板加厚到500毫米;地下自防水升級為P8混凝土,再加兩層防水卷材;屋面層采用更柔軟的TPO防水卷材,給設備打造地、空兩重防護網;樣機主倉還取消了自動噴淋系統,改為紅外對射結合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避免重要設備遇水風險。
底板的變更,對后期電纜溝施工中高低跨、折梁、接地方式也有影響。“這個項目核心是服務于設備。”項目總工王旭榮坦言,實驗設備功率各不相同,為了匹配,項目用了12種型號的電纜;一個實驗的周期是一周甚至一個月,期間不能斷電,所以實驗室的電路都是雙回路,切換只需0.1秒。
漢南長江大橋: 南錨碇沉井基礎啟動首次下沉
1日,由中交路橋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公路工程世界第一大沉井——漢南長江大橋南錨碇沉井基礎啟動首次下沉。
該大橋錨碇采用整體式沉井基礎,平面尺寸為76.4米×76.4米,平面分36個井孔,相當于14個籃球場大小。沉井采用三次接高、三次下沉施工工藝,接高與下沉交替進行。
當前,沉井已完成前4節澆筑,共澆筑混凝土約3.67萬立方米,重約9.4萬噸。
據介紹,沉井首次下沉深度15.5米,采用降排水吸泥除土下沉,需依次穿越地基加固區、粉土夾粉砂、稍密細砂層,技術難度大。中交路建項目團隊設計深層管井自動降水與監測等系統,實時調控地下水位、指令取土位置與深度等關鍵參數,確保施工過程中沉井結構安全與姿態平穩。
在該大橋北錨碇,正在進行錨碇沉井接高下沉施工、主塔施工以及灘地引橋下構施工。五一期間,中鐵大橋局項目指揮部管理人員輪班值守,共有4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
漢南長江大橋是武漢第13座長江大橋,也是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重要組成部分,由武漢城發集團所屬交投集團漢南橋公司投資建設,設計為主跨為1600米雙塔單跨鋼箱梁懸索橋,按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完工后將有效支撐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進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網絡體系,優化長江過江通道布局。
襄宜高速公路: 3標首片T梁預制完成
襄宜高速公路宜昌段位于宜昌市境內,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分6個標段,整體路線為南北走向,是連接鄂西北與鄂西南的重要通道,全線長約88.577千米。
2日,在位于宜昌遠安的襄宜高速公路宜昌段3標施工現場,施工方聯投湖北路橋建設者堅守在崗,著力推進主線橋梁和T梁澆筑等作業。
該項目3標全長17.2千米,主要工程內容包含路基、主線橋梁、匝道橋、涵洞通道、服務區等。
上月底,該標段已完成首片預制T梁澆筑作業,長29.03米、頂板寬1.75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該標段主線共需預制1683片梁。
針對首片T梁澆筑節點,該標段強化施工統籌協調,細化施工方案,動態優化資源配置,積極組織安全技術交底,嚴格控制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現場技術人員緊盯鋼筋綁扎、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各個環節,層層把控關鍵工序,嚴格落實安全標準化建設要求,實施施工預制全過程管控,加強現場臨時用電、特種設備使用等重點環節安全監管,確保預制T梁施工的質量和安全性。
該標段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將發揮“首件先行、樣板引領”的示范效應,持續推動建設效率和安質環管理“雙提升”,為整條高速建設貢獻“路橋鐵軍力量”。
襄宜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襄陽和宜昌兩地的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3小時縮短至1.5小時,實現宜昌、襄陽兩個省域副中心城市高速直達。(馬清妮、黎先才、王端、張月娟、李雪、黃珊、羅鵬、李元龍)
來源:楚天都市報(2025年5月5日?第A08版)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