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小故事(一)【隨州篇】
天后宮小區
“這棟樓是哪一年建的?有多少戶居民?”9月11日上午,東城街道辦事處天后宮社區,市規劃設計院設計二所所長魯雄靜正拿著老舊小區改造規劃設計圖,與社區大黨委書記吳綿喜溝通交流。
“前天,我們組織無人機對整個片區進行航拍,今天我們再來了解詳細情況,回去之后對設計圖紙進一步完善。”魯雄靜一邊標注設計圖,一邊說道。
老舊小區怎么改才合適?做居民工作人手不夠怎么辦?還有后續工程監督,社區干部分身乏術……作為當前社區最重點工作,老舊小區改造的種種問題一直困擾著吳綿喜,但是黨員下沉讓吳綿喜心頭之憂順利解決。
按照隨州市市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實施方案安排,隨州市自然資源局聯合市科技局、隨州日報社、人民銀行等單位,共計341名黨員,于8月27日前全部完成報到。
“文化墻建在哪兒?綠化怎么布置?之前改造我們沒想到的細節,他們都幫我們想到了。”吳綿喜笑著說道。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了解到社區情況后發揮職能部門優勢,聯合其他三個責任單位,成立以市城市規劃設計院為主的“天后宮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專班”,深挖天后宮社區歷史淵源,進一步完善前期設計方案,竭力改造成富有“城市味道、歷史味道、文化味道、生態味道”的小區。
除了工作專班對點幫扶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外,所有下沉社區黨員干部實行輪班制,保證工作日每天有兩名干部全脫崗駐社區工作,充實基層工作力量。
市自然資源局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楊云清和機關二支部書記涂聞聞作為本周輪值干部,一大早就來到社區,開始協助工作。
“阿姨,您好。我們是下沉社區的黨員,今天過來主要是向您宣傳社區老舊小區改造的相關政策,并問下你們的意愿?!睏钤魄鍋淼缴鐓^居民劉刻英家中,向他宣傳老舊小區改造政策。
“老舊小區改造好啊,我們這都是八十年代建筑,臟亂差,趁著這次機會,把路修一修,環境搞好一點,住著更舒服?!眲⒖逃⑦B連點頭稱贊道。
“黨員干部下沉社區,要為居民辦實事,讓居民得實惠。”楊云清承諾,“只要社區有需要,我們隨時為群眾服務!”
吳綿喜表示,有了員干部的力量加持,對以后的社區工作更有信心,干勁更足了。
為充分發揮下沉黨員優勢和能力,為社區治理精準注入活力,下一步,社區將根據下沉黨員的專業特長,量體裁衣制定共性及個性崗位清單,全方位滿足下沉黨員個性需求,最大化發揮黨員干部聰明才智、專業特長,實實在在服務群眾、服務社區,提高下沉黨員的參與感和主人翁意識,共同為社區治理獻智獻力,促進社區治理水平提升,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食品小區、園林小區
7月17日早上八點,東城辦事處聯合城管執法東城大隊、規劃大隊、區城管執法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共計100余人,出動執法車輛10輛,租用大型機械設備2臺、轉運車4輛,對帶涢閣社區食品小區、園林小區逾期未自行拆除的違規建筑實施集中拆除,此次共拆除違規建筑27處,其中園林小區違規建筑17處、食品小區違規建筑10處,共拆除違建面積2000余平方米,今天內已清理轉運20余車垃圾,后續還將轉運40余車。
自4月份以來,帶涢閣社區廣泛組織動員小區居民自主成立了業主委員會,選出德高望重、公道正派的業主擔任業委會成員。此次拆除違建過程中,業委會成員帶頭從自家搭建的房屋拆起,并配合社區對拆除住戶上門做思想工作,簽訂同意拆除承諾書。食品小區業委會主任袁先生、園林小區業委會主任吳先生,先后上門多次與違建戶主進行溝通,耐心細致做好動員工作,使居民了解到此次行動拆除違建的決心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的重要性,使得此次拆違行動得以順利進行。
拆違過程中,執法人員始終堅持文明拆違、和諧拆違,積極協助業主搬運拆除房屋內的物品,并維持小區周邊交通秩序。拆除結束后第一時間清理清運建筑垃圾,確保居民安全順利出行。
棉花小區
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讓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門口升級。9月14日,走進曾都區東城龍門街社區棉花小區,暖黃色真石漆刷新后的小區大門靚麗奪目,加寬刷黑后的小區道路、小區一角仿木設計的休閑條凳、設有護欄的非機動車停車棚等,皆與現代化高檔小區相差無幾。
棉花小區的7棟房屋,先后建成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時間久了,小區居住環境問題層出不窮。龍門街社區主任鄭忠元介紹,該小區今年被納入曾都區首批老舊小區改造試點,4月底開始施工,埋設雨污分流管網,清除亂搭亂建,硬化刷黑道路,新建化糞池,實行弱電管線入地,劃設停車位。
在小區一角約60平方米的休閑區域,十來位年紀較大的居民在此休閑納涼。“以前這里都是些不要的板子棍子,地上也破破爛爛,還會有老鼠竄出去,現在是又亮堂又干凈?!闭勂鸶脑烨昂蟮淖兓?,85歲高齡的居民葉秀清開心地細數著。80后居民敖陳看著小區環境變好了,改變了搬家的計劃,打算在此長住下去。
隨州賓館家屬院
一大早,隨州賓館家屬院的小區里開來了一臺大挖機,曾都區西城街道辦事處雙龍寺社區居民翹首以盼的改造工程開始了。由于前期準備工作做得比較充分,今天的拆違工作進行得格外順利。
小區門衛邱師傅一眼看到了雙龍寺社區的紀委書記冷紅娟,上前打招呼:“冷書記,小區改造你還過來了?!”冷紅娟笑著說:“我是過來搞‘監理’的,怎么樣,邱師傅,小區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都有什么意見不?有沒有你們覺得不合理的地方?”邱師傅馬上回答道:“哎呀,趕上好政策才能給我們這三無小區搞改造,我們擁護還來不及,哪兒還有意見哦,只是,既然改,就要改好,把質量搞好,我們住的也安心?!?/p>
冷紅娟見狀主動亮出承諾,將全程監督工程質量,并請邱師傅和社區居民監督社區紀委。在項目啟動前冷紅娟對工程施工方、監理方、社區負責具體改造工作的負責人分別進行了談話提醒。提醒社區在項目公示板上,公示了三方負責人的信息、聯系方式以及社區紀委監督電話,助推社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在陽光下運行。
在雙龍寺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入戶走訪時,冷紅娟對居民群眾說:“小區如何改、改什么?都由你們住戶全程參與、共同協商。我們社區紀委就是要發揮好‘探頭’作用,落實好監督責任,確保政策措施落地見效,讓你們真正享受到黨的惠民政策紅利。”居民群眾連聲道好,開心說,黨的政策好啊,有了紀檢監督,社區事務更公開透明了,我們老百姓真的是太幸福了!
幸福小區
8月25日,走進西城街道辦事處通津橋社區幸福小區,干凈整潔的墻面上布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社區?鄰里守望”等各類宣傳標語,氛圍溫馨濃厚。
“包書記來啦!”通道內幾名居民正悠閑地享受著下午的時光,有的正悠閑地玩著棋牌,不悅樂乎,見到社區黨委書記包俊東走過來,大家紛紛打起了招呼。
“原來我們小區基礎設施老化,污水橫流,每年過年都不能安心,去年政府拿錢進行了改造,做了一件大好事,老百姓人人稱贊!”小區業主委員會副主任陳德芳介紹。
幸福小區始建于1996年,前身是隨州市漢東紡織器材廠,是典型的街辦企業改制小區,有3棟居民樓83戶居民。因年代久遠,小區破爛不堪,污水管網老化,雨污沒有分流,一到下雨天,污水就會倒灌,居民苦不堪言,再加上小區內密布“蜘蛛網”、破損的路面、雜亂停放的車輛,居民意見很大。
為改變幸福小區居民生活環境,去年,社區申請了157萬元國家老舊小區改造項目資金,工程去年5月正式動工,年底完工。
“幸福小區是隨州市首批啟動改造的老舊小區,重點改造雨水、污水管網,實現雨污分流,對小區密布的強電、弱電線路重新布局,消除“蜘蛛網”,建設標準停車位,安裝了路燈,刷黑路面,建設簡易綠化帶,改善小區環境。”包俊東介紹。
老舊小區改造看似容易,其實工作非常復雜。據包俊東介紹,小區改造首先要取得全體居民的積極配合,其次是涉及居民的各種產權利益,需要深入細致做工作,還有就是在規劃上一定要考慮得充分全面,否則一旦出現設計與實際情況相矛盾的情況處理起來非常麻煩。
“居民對改造工作給予了充分地支持和理解,在改造過程中,部分居民還自籌資金對樓頂進行改造,配合整體改造行動,通過改造,小區更漂亮了,居民幸福感大大增強,干群關系也更密切了,工作再難也是值得的?!卑|介紹。
同時,為徹底改變小區無人管理的現狀,去年9月,在社區的牽頭下,小區還成立紅色物業并召開了首次業主委員會,選舉產生了名業主委員會成員。
“目前小區還沒有門衛室,門口還有一間空房,我們正在協調中,下一步社區還將引導業主委員會做好改造后的管理,”包俊東表示,一定把幸福小區建設成一個美麗平安幸福的小區。
南郊辦事處小區
伴隨著“嗡嗡嗡”的挖機轟鳴聲,南郊街道辦事處機關住宅大院圍墻被“啄”開了一個豁口,拉開了辦事處小區改造的序幕?!拔覀冞@房子蓋的時間很久了,排水很有問題,早就該改造了,居住環境搞好點大家都舒服點?!?“那邊種的菜,藤子都爬到我家陽臺上了,養的雞天不亮就開始打鳴,吵得人睡不好覺。”院內圍觀的居民議論紛紛。大多數居民表示,老舊小區改造順民心、解民憂,必將全面提升大院的人居環境,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對改造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
南郊辦事處小區建于1992年,受當時規劃設計水平、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小區管理水平及資金條件等限制,小區在諸多方面都存在著先天的不足,較為突出的問題有:供電線路老化、雨天積水嚴重、停車位緊張等。為了提高辦事處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消除安全隱患、完善小區功能,南郊辦事處在征求該小區居民代表意見后,將其納入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項目。
施工清理了小區內違建的菜地、豬圈和雞舍等,共拆除圍墻12處、臨時建筑40余間,改造供水管道200米、供電管線200米、排水管網300米,通信管線200米,綠化400平方米,規劃停車位20個,安裝照明設施10盞。
楚風小區
改造前的曾都區北郊街道楚風社區楚風小區,私搭亂建超過180余處,違規占用公共用地近3千平方米,最長年限20年;現基礎設施老化破損嚴重,小區內道路坑洼不平、下水管網堵塞污水四溢,環境贓、亂、差。
2019年,隨州市啟動社區治理改革工作,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步伐,著力提升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水平,按照設計規劃圖紙確定社區改造范圍和規模,有序拆違,統籌建設配套服務設施,實現硬件建設統一規范、軟件服務統一標準……
改造后的楚風小區,居民出門看不到破損溝蓋板和污水橫流的現象,被廢舊木柴、蜂窩煤堆滿的樓道清理一空,被私人開荒的小菜園變身公共綠地,被違建堵死的消防通道恢復暢通。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