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小故事(二)【隨州篇】
東城街道絲織小區凜凜寒風施工忙
“往左邊來點,再來點,好了好了!”12月14日,在東城街道烈山社區絲織小區見到老舊小區改造的土建施工員余波時,他正忙著與工人一起埋強電穿路管道。
余波是負責絲織小區改造的管網、混凝土等施工,安全帽、手套、工作服、靴子上都沾滿了一層灰蒙蒙的水泥灰,但與他聊天時,樂觀爽朗的笑聲十分感染人。余波在絲織小區施工已經四五個月了,為了保質保量按時完成工期,余波和同事每天都很忙碌,早上7點上班,下午5點下班,中午在食堂吃完午飯了,能稍微休息一個小時。
土建施工員不僅是一項體力活,也是一項技術活,又臟又累,現在已經見不到年輕人的身影。余波從事這項工作已有十多年,經驗豐富。現在天氣越來越冷,但工人干得熱火朝天。余波說,“干起活來就感覺不到冷了,手都沒停過,身上都是熱乎的。”
正值放學時段,來來往往很多學生路過。余波邊忙碌邊說,“我們每天都在加班加點,想趕在冰凍雨雪天氣來臨前,早日完工。孩子們上學也通暢些,出行更安全。”
烈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方家友介紹,烈山社區目前正在改造馳樂小區和絲織小區兩個小區,都是屬于“三無小區”,共投入1300多萬元,涉及到1300多戶居民,主要是改造水電氣、雨污管網分流、道路刷黑、環境綠化、車位設計、路燈照明、休閑廣場、活動中心、安防監控等工程。 ?
兩個小區的改造工程施工進展順利,目前已完工90%,正在進行道路刷黑、綠化工程、人行道鋪裝美化等收尾工程,預計元旦前后可以完工。
全區老舊小區改造建設如火如荼,建筑工人用他們的雙手和汗水筑成了美麗的家園,是寒冬里一道最靚麗的風景線。“環境改造好了,居民住得舒心,我們挺有成就感的。”余波期待著工程早日完工,為居民帶來美麗的生活家園。
南郊興盛小區改出滿滿幸福感
由于建成年代較早,南郊興盛小區存在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等問題,影響了居民的生活品質。全面改造老舊小區的種種短板,將會提升居民的居住品質、增強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今年6月,南郊興盛小區改造工作正式啟動,針對線路老化、道路狹窄不暢、管網混裝以及停車位不足等居民所期盼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方案,然后予以實施。
“我們樓下的路燈是壞的,晚上進出很不方便,之前社區找人來檢查,說是線路老化導致的,要修就得把小區的線路全部重新換過。”路燈壞了看著事小,但對大家影響挺大。“我打聽過,這次改造對小區線路進行了重新布局,然后安裝新的路燈,到時候就方便了。”
“之前建小區的時候沒考慮到現在條件好了家家戶戶都有小轎車,小區停車位遠遠不夠,亂停亂放現象時有發生,也造成了很多糾紛口角。”在本次的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這一顧慮也得以解決。違章建筑拆掉了,小區空間變大了,新增停車位54個,另外,非機動車也重新安置。方便居民同時也可以避免亂停現象,讓小區的交通更加暢通。小區住戶的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北郊五眼橋小學改善辦學條件促發展
12月11日上午,隨著隆隆的機器聲,曾都區北郊五眼橋小學校園里主干道路面刷黑工程開始動工,這是今年該校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的重要舉措。
該校教學樓及教師住宅樓前的水泥路面由于車輛行走過多,年久失修,導致路面損壞嚴重,晴天塵土飛揚,師生行走較為困難,校園清潔衛生難度大,給交通安全帶來一定隱患。為此,學校積極尋求國家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專項用于水電改造與道路“刷黑”工程建設。
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師傅們連夜奮戰,克服氣溫低、時間緊、任務重等實際困難,經過兩天的緊張施工,校園內近2000平方米的道路刷黑工作全面完工。此項工程的圓滿完成,徹底結束了該校過去晴天塵土飛、雨天積水濺的歷史,實現了校園道路黑色化。總體達到“道路平整,通暢整潔”的目標,改善了校內生活環境,方便了全校師生出行,校園建設增添了新的亮點,受到了全校師生及家長們的高度贊賞。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