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小故事(二)【仙桃篇】
棉花小區回訪記
12月18日下午,市舊改辦秦科長帶隊三人來到棉花小區,對已竣工舊改工程進行滿意率回訪調查。
三人一到小區門囗,門衛肖年方師傅就熱情的迎了上來。這位肖師傅可不簡單,既是一名熱情負責的門衛,也是1棟一單元樓棟長,還是業委會主要成員。得知回訪來意后,滔滔不絕的講,“我們小區現在下雨不穿套鞋可以出門了,健身散步不用出院子啦,電動車也有地方放了,還可以充電了。智能道閘和視頻監控系統也啟用了,不僅安全了,門衛還輕松了?!?/p>
正與肖師傅準備進門衛深聊時,一聲清甜的聲音傳來“肖師傅冷郎好!有一項工作請冷郎幫忙!”,原來親親家園社區的兩位美女網格員到小區辦事。秦科長隨機向兩位網格員問了一下,“你們網格員對小區舊改有什么看法?”“為居民辦實事辦好事,誰不說好?”兩位網格員用反問給出了答案。
隨后,三位回訪員在門衛室坐下來繼續熱聊。門衛室內新裝的視頻監控器和道閘管理系統的兩臺彩色顯示屏畫面清晰顯眼。肖師傅說:“我們小區有40名黨員,在籌備舊改時,成立了10人黨小組。黨小組成立后,組織居民推選成立了業委員,我這個非黨員也非常榮幸地選為樓棟長和業委會成員?!毙煾挡缓靡馑嫉匦α艘幌隆?/p>
“我們小區舊改都是黨小組和業委會成員跑前跑后,跑里跑外,特別是黨小組組長兼業委會主任魏愛華‘老革命’,更是把小區舊改當家里的事辦,特別認真負責!”
肖師傅眼中現出佩服的目光。
“其他居民和社區干部告訴我們,門衛肖師傅為了早日把小區改造好,勞心費力,主動熱心,出力最多!”回訪員張工插話到?!皼]有,沒有,我們這個小區居民平均年齡70歲,大家都是一家人,大家的事大家都一起辦。”
秦科長接著問到:“下一步,小區運行和管理有什么打算?”“前面的舊改我們都非常滿意!目前,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把電梯裝起來,方便我們老年人上下樓。大家都愿意出錢加裝電梯,同時做好了繳納物業費和電梯電費及維護費準備,等市里加裝電梯政策出來后,馬上實施。”參與回訪的2單元李會林、1單元唐春林、3單元肖敦中、孫亞軍等居民都異口同聲地說道。
“你們放心!市里加裝電梯相關政策即將出臺,我們回去后向領導匯報,加快文件出臺速度?!?/p>
三位回訪人員帶著棉花小區居民滿滿的謝意和熱切的期盼,走向下一個老舊小區。
大洪小區里的新鮮事
“稀奇!稀奇!下這大的雨都不積水了!”“大洪小區居民李奶奶望著業委會窗外的大雨嘖嘖稱奇。旁邊的業委會馮主任激動地說”老舊小區改造真改到點子上了,下大雨不積水只是好多變化中的一個,你慢慢地感受吧!”
大洪小區建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是仙桃城區首個規?;唐贩啃^,也是臟亂差破老舊小區的典型代表。業委會成員小周回憶時說:“我們這個小區改造前是:下雨積水家里坐,晴天污水腳難落,救火無水跳腳跺,自來水表破蓋多,道路坑凹車熄火,空中蛛網鼠跑過,停車搶位誤工作,私搭私蓋隨便做?!?/p>
今年5月,大洪小區南片區拉開了試點舊改的序幕。仁和社區李書記親自抓業委會的組建并組織征求居民的改造意愿,網格員小曾專抓舊改,干河辦事處城建辦劉主任包抓舊改,市住建局舊改專班王科長下沉小區指導舊改。市自規局第一時間完成了小區違建認定,市城管局組織最強力量依法集中拆違等等。
說起拆違,小區居民許同才感慨到:“要不是王科長對我拍胸表態,所有違建都要拆除,如果有一家不拆你找我麻煩,當時我不會第一個拆違!”許同才在部隊時是一名排長,信奉說到做到,一諾千金。他看到王科長表態堅決,于是毫不含糊地第一個拆除了涼臺處自搭自建二十多年20多平方米封閉建筑。隨后,王科長也毫不含糊,想方設法用一個月時間全部拆除了28處違建。現在許同才一見到王科長就豎起了大拇指!
施工單位的雷經理承接的第一個舊改工程就是大洪小區南片區舊改項目。談起工程量,如數家珍:增設雨污管線869米、刷黑路面2031平方米、規整停車位55個、安裝管線托架450米、清除廢舊管線4800米、安裝路燈15盞、共規整水表箱38組、增設5個消防栓。
盡管改造過程千辛萬苦,但完工后看到小區巨大變化,看到居民紛紛露出了滿意的笑臉,李書記,劉主任,小曾,王科長,雷經理等參建人員動情地表示,再苦再累也值了!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