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小故事(三)【荊門篇】
鐘祥市郢中城區水利局宿舍小區屋面“換新”了
鐘祥市郢中城區水利局宿舍小區屋面翻新了,小區居民們說:“工人們真是太辛苦了,吊車進不來,都是肩挑手搬的把樓頂的廢渣清走。”
據了解,水利局宿舍小區4棟房屋機瓦屋面樓頂年久失修,機瓦大面積腐蝕、檁子瓦板腐壞塌腰、樓頂防水層滲水,給居民生活造成很大煩惱,在這次老舊小區改造前期摸底調查中,居民們強烈要求將屋面修繕納入改造項目。鐘祥市老舊小區改造因應群眾呼聲,對這片宿舍區進行了屋面翻新改造。
家住在2號樓601室的李阿姨說:“這次修好了,起碼十年不用為漏雨滲水煩心了,感謝共產黨!真是為我們解決大問題了!”
變化之美,幸福之樂 東寶區東方小區改造側記
東方小區位于荊門城區中天街40號,原市糖酒副食品公司、市煙草專賣局等4個改制企業的職工生活家屬區,有住戶108戶。這是一個典型的“三無”老舊小區,由于歷史原因,私搭亂建現象嚴重、小區環境臟亂差,居民苦不堪言。
“原來我們這進不來人,又臟又亂,都不敢開窗戶。我都想著賣房,不在這兒住了”,說起原來小區的環境,65歲的居民張阿姨感慨不已。
2019年,借舊改東風,東寶區加大對東方小區投入,實施基礎設施改造。針對小區居民急需改造的亂搭亂建、消防安防隱患、墻面老舊、立面線路凌亂、路面破損、管道不通、文化健身器材缺乏等問題,多方協調城管、經信、文體等職能部門進行共同整治,拆除了院內亂搭亂建棚屋600平方米,改造了空巢老人旱廁,對立面線路進行了入地改造,外墻立面進行了粉刷,將堵塞的下水道進行了改建,在院內安裝了健身器材,完善了技防、消防、安防設施,規劃出了專門的晾曬區。
小區停車難一直是困擾小區業主的難題。在改造過程中,重新修建平整了院內破損路面,施劃了停車位,業主自覺將車有序停放。
“現在環境變好了,我們住這兒也舒心”居民王師傅如是說,讓老舊小區居民感受到舊改帶來的變化之美,享受到舊改帶來的幸福之樂,讓老舊小區煥發新的活力,是貫徹執行老舊小區改造政策的責任和擔當,東方小區的蝶變,只是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深入群眾、惠及群眾的一個縮影。
荊門高新區·掇刀區牌坊新村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柏油路干凈整潔、墻體平坦潔白、綠植郁郁蔥蔥、宣傳畫美觀大方……位于白廟街道的牌坊社區,如今煥然一新。
擁有330戶1253人的牌坊新村,最早建筑修建于1980年,加上人員復雜、管理不善,設施破損、污水管(溝)封蓋遮蔽、公共空間被侵占、強弱電占用道路空間等問題逐漸顯現,居民改造環境的愿望日益迫切。
圍繞道路、管網、綠化、安防、燃氣、自來水、停車設施等基礎設施提升的同時,牌坊新村老舊小區改造還見縫插針,添置健身器材,方便居民活動,新投入使用的居民活動中心也成為了百姓們悠閑的首選之地。隨著改造工程的竣工,占道或侵占道路空間的建筑物被拆除了,消防通道拉通了,主干道和小巷雨污分流管網建成了,自來水、弱電進戶了,天然氣管道鋪設到門口了,小區的變化讓居民看在眼里,樂在心里。最讓居民驚喜的是街道兩側的白墻上增添了許多宣傳畫,一個胡同一個主題,板塊分明,風格多變,水墨風景畫展現周邊的自然風光、民俗畫宣揚傳統美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思想覺悟、人物特寫表彰社區先進代表……
牌坊新村改造完成后,還將成立紅色物業,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鞏固治理成效。
京山市老舊小區新變化
老萬是新市二中家屬樓的一位普通居民,他每天晚上吃完飯,都會與鄰居們到樓下大樹下乘涼,在新安裝的路燈下一起打撲克牌,“這放在以前,可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以前小區里的路坑坑洼洼,晚上走真擔心摔倒了,電線也是亂七八糟!”老萬這樣說道。
這個老家屬樓隨著年代的久遠,環境逐漸破敗,一些基礎配套設施年久失修,不僅路不好走,居民家里的水管也時常出毛病。
“大家干著急沒辦法,只能盼著等著,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有人修一修管一管”老萬回憶道。
從2020年9月底開始,京山經濟開發區組織施工人員從小區老舊破損地面開挖和垃圾清運入手,圍繞平整硬化路面、樓道粉刷、污水管網、弱電線路入地、車位車棚等內容確定最佳施工方案,經過不到3個月緊張施工,目前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小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