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10p,男人把j桶女人屁免费,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欧美色网视频在线播放

國務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長者專區| | |登錄|注冊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小故事(三)【鄂州篇】

2021-03-24 09:00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鄂州啟動“40工程”?拆墻透綠 盡顯城市美好

鄂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圍繞“綠水穿城,綠樹融城,綠蔭鋪地”的思路,以“景色宜人,環境優美,綠滿城市”為抓手,全面啟動“40工程”,強力推進“拆墻透綠”行動,全力打造綠色之城、生態之城、宜居宜業之城。

“拆墻透綠”是全面打響“40工程”的第一仗,老城區新建綠地的空間十分有限,為實現大院綠色空間向社會開放,與市民共享,鄂州市積極推行“還綠于民”,將“拆墻透綠”工程分為兩批序時推進。

第一批工程率先拆除位于文星大道中段的玉泉自來水公司、工貿公司、糧食局3家單位的圍墻。

在“拆墻透綠”工程現場,所到之處見到的都是一幕幕感人畫面,既有機關工作人員的敬業和細致,也有普通百姓對“城市發展大變樣”工作的理解和企盼。

“鄂州是我的第二故鄉,老城改造讓鄂州變得越來越漂亮,我帶頭支持。”老家在東北的金曉麗,租下鄂州市糧食局門面10多年,用于售賣農產品,生意一直不錯。

“拆墻透綠”打破了干部與群眾之間的“圍墻”和“心墻”,成為與百姓心連心的紐帶。

“沿街各機關單位、小區的實體磚墻拆了,不久后,行走在城市街道上,道路寬闊了,花壇景色多了,機關大院內的美景盡收眼底。”住在鄂州市古城公寓的喬娜笑容里滿是憧憬。

增綠補綠,讓綠色成為城市底色。一堵堵圍墻陸續倒下,一片片綠色撲面而來。“‘拆墻透綠’第二批工程是實施增綠、補綠、添綠。”鄂州市園林綠化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墻拆除后,工貿公司與玉泉自來水公司的附屬綠地將改為公共綠地,曾經毗鄰的兩個院子將合二為一。

“拆墻透綠”后,如何與城市綠道建設融為一體?該負責人介紹,將采用棧道和步道相結合的方式,建設貫穿景觀的游步道,營造親近自然的感覺,并完善相應配套設施,同時注重融入歷史文化內涵。

“拆墻透綠”讓市民享受到綠色福利,老舊小區的改造更是把市民宜居宜業的幸福感提升到一個新高度。“主次干道機關單位院墻拆除,不僅拓展了綠色空間,還使單位內一些鮮花綠草與公共環境融為一體,拉近了機關單位與老百姓的距離。”市民方杰對鄂州市委、市政府實施這一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表示點贊。

滿院綠色滿眼春。鄂州,正以靚麗的容顏和風采,展示著她的無窮魅力。

鄂城區寒溪社區雨臺山小區實現“逆生長”

“我們老舊小區要大變模樣了。”近日,在寒溪社區雨臺山小區,中建三局施工師傅們站在腳手架上拿著工具正在鑿除外墻上舊的砂漿層,整個小區改造工作全面鋪開,居民鄭爹爹開心地憧憬著小區改造后的美好樣子。

去年,鄂城區委、區政府將改善老舊小區居民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作為重點民生工程加以推進,對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制定了《鄂城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明確納入改造范圍小區277個,涉及1543棟建筑物、45936戶,試點小區已于11月開工,計劃2025年全面完工。

前期,區指揮部工作人員深入到小區一線,了解群眾愿望,把準群眾脈搏。通過入戶征求意見,大量細致地摸排、走訪、測量,準確掌握每個老舊小區的難點問題,建立“菜單式”模板,明確改善提升標準,并將群眾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陸續集中到改善方案中,解百姓之急。

去年11月初,該區在主城區3個街辦濱湖社區造紙廠小區、桂花園社區大旗墩小區、寒溪社區雨臺山小區等5個老舊小區正式啟動整治改造老舊小區工作。此次改造,該區以“先民生再提升”的指導思想,突出解決老舊社區活動空間狹小、交通擁堵、道路破損、排水不暢以及消防設施缺失等影響群眾生活安全的“痛點”,加快補齊城市建設短板,全面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葛店老舊小區改造一期工程正式立項

“小區建設年代久遠,水電老化、園林雜亂可申請老舊小區改造嗎?”葛店市民張大哥十分關心的問。

“老舊小區改造具體改造哪些項目?改造計劃如何實施?”住在隔壁的楊阿姨也問道。

近日,《葛店開發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的請示》正式得到立項批復,一期工程計劃改造老舊小區25個。

“為加快推進我區老舊小區改造進程,開發區對轄區內老舊小區開展了詳細摸底排查、登記造冊。本次老舊小區改造對象主要為建成于2000年以前的小區,目前先行啟動葛店開發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一期,具體涉及25個老舊小區,造福受益1010戶,樓棟數53棟,建筑面積為122268.8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葛店開發區西北部老街區域。”工作人員耐心的告訴居民們。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與民生福祉相連,與城市文明相系,它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社會基層治理工程,改善開發區老舊社區人居環境,提升房屋的安全性、功能性和舒適性,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居民生活質量水平,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彌補新舊城區發展的不平衡,通過老舊小區改造,葛店老城區將更加宜居、更具包容性和人文關懷,不斷煥發新的活力。

江城社區老舊小區改造讓“老”居民過上“新”生活

“我在這個小區住了15年了,整個小區的外墻也逐漸老化,住著也是冬冷夏熱,這次老舊小區外墻保溫改造讓舊小區變成了新小區,保溫效果肯定也會很好。”見到記者,家住鄂州市江城社區的范大哥高興地說起了自己的感受:“以后,冬天的時候再也不用擔心家里人冷了,真心為政府點贊。”

“蜘蛛網”既不美觀,還存在安全隱患,2020年7月13日,鄂州市“蜘蛛網”改造工程已獲批,計劃兩年內完工,其中心城區30個社區的居民將告別“蜘蛛網”,開展新生活。

鄂州市“蜘蛛網”改造工程建設主要是對鄂州市中心城區30個社區(鳳凰街辦13個、古樓街辦10個、西山街辦7個)及城區主次干道范圍內空中架設的各類電源線、電話線、網絡連接線、電視信號線、監控器連接線、支撐線和存在安全隱患的其他管線等進行全面整治和改造。

根據初步設計方案,該改造工程實行線纜強弱分離、捆扎均勻、橫平豎直、色調統一、高低一致、入管入盒。對此,鄂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需嚴格執行項目投資管理的有關規定及相關建設標準,依照批復的內容和核定的投資概算進行建設,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嚴格控制項目投資,確保工程質量。

“小區道路拓寬了,停車位也有了,還安裝了電梯,我們越住越舒心。”近日,家住金融小區的居民廖新泉對小區里的變化贊不絕口。

鄂州市在實施“40工程”中堅持科學規范設計,按照就近相鄰原則,對社區及老舊小區進行拆并整合,以集聚、整合、優化區域配套資源,疏通“腸梗阻”、打通“微循環”,讓社區“動”起來、居民“熟”起來、管理“實”起來,為后續城市治理奠定良好基礎。

金融小區由原來的工行花園、農行宿舍、人行宿舍、財政局宿舍、梧桐苑小區等5個小區拆并整合而成。這5個小區都是多年前修建的老舊小區,面積不大、住戶不多,加在一起不過380戶居民,卻要各進各的門,在拆并整合前,小區到處都是院墻,周邊暗藏陳年垃圾。

經過拆并整合,5個小區合而為一,有圍欄的地方全部打通、硬化,小區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以前就住隔壁樓,但一個大鐵柵欄一隔開,誰都不認識誰,現在拆掉了原來影響通行的車棚、隔墻和大門,路寬敞了、車好停了,我們還能約著一起去洋瀾湖邊遛彎,感情更熟絡了。”居民張婆婆笑著說。

相關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已閱 0  打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