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小故事(三)【潛江篇】
馬昌湖社區經協小區改造紀實
2010年9月,馬昌湖社區經協小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正式啟動。在這個過程中,有一個人無私的奉獻感動了我,他就是經協小區黨支部書記孫世華。
74歲的孫世華是經協小區的最早的一批居民,也是原經濟協作公司老領導,他對于經協小區的基本情況及住戶都了如指掌。他熱于助人、無私奉獻,在經協小區全部改造過程中,他都參與其中,監督施工方改造進度及質量,協調施工方與居民矛盾,使得改造能按時保質的完成。
在老舊小區改造之前,他就積極主動聯系社區,爭取改造政策,對于小區內一處違建物,他聯系了好多次,并上門做工作說明情況,讓其主動拆除,使得改造申報更加順利。
為了經協小區改造的更好,他與施工方溝通后又與華潤燃氣公司多次進行協商,希望把樓棟側面擴寬一點,方便以后安裝健身器材。最終,三方協商一致,路面黑化延長,側面加寬。
他為了居民的利益盡心盡力,認真負責,在他身上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奉獻精神。他常說:“社區信任我,讓我做小區黨支部書記,我一定不辜負組織上的重托、居民們的信任 ,帶領大家把小區建設好,讓居民生活的更滿意。”
筆架山社區飼料廠小區“變形記”
“過去,小區的排污管經常堵塞,有時污水還會溢流到路面上,之前的梅雨期間,水都快浸濕一樓住戶里去了,頂層住戶家中屋頂漏水,路面還全都是泥土。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們好多年,但一直沒辦法解決。這次改造讓我們搭了個便車,住在老房子的人,正期待自家小區改造后的新模樣。”家住在飼料廠小區的居民鐘女士對老舊小區改造以來人居環境發生的變化贊不絕口。
筆架山社區的飼料廠小區是個老舊小區,建于1989年,因經濟發展變遷、小區設施老舊、環境衛生差、鄰里矛盾多等諸多問題顯現,居民怨聲較大。潛江市老舊小區改造率先在園林辦事處全面鋪開,筆架山社區立刻為飼料廠小區進行申報改造項目。2020年8月,工作人員通過走訪該小區居民,收集意見,制定改造方案后便迅速開始實施,并于1個月后,順利完成改造。
小區改造完成后,筆架山社區黨委推進黨支部進小區,實施黨建引領治理、黨建帶動居民自治的管理新模式,成立了小區黨支部,在小區黨支部的組織下召開了居民會議并就小區維護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和安排,制定出管理輪值表,監督和維護小區的環境。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