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密織“三張網” 賦能街區治理
月亮灣街區依山傍水,樹木蔥蘢,自然風光秀美。去年,咸寧市運用共同締造理念,整合部門和社區、街區力量對街區進行綜合整治,打造出充滿“文藝范”“煙火氣”的活力街區,讓這里成為熱門打卡地。
月亮灣是咸寧市街區治理的一個典型案例。近年來,市城管部門將街區作為基層治理創新的主陣地,以“三個堅持”密織基層治理創新網,不斷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
——堅持黨政主導和多元主體結合,密織“系統治理網”。
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和基層建設中,該市始終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作為一根紅線貫穿始終。構建由街道黨工委牽頭,縱向依托“黨建主導型功能性黨支部”,橫向依托“商戶自治委員會”的街區治理體系。
同時,充分發揮政府凝聚、協調、調動和組織的作用,以區域化黨建集聚組織資源,把轄區單位的資源調動起來,通過整合部門力量配合協作,統籌推進,為街區治理注入強大動力。
位于市第七小學的“兒童友好共建共享提升學校周邊交通安全”街區項目,榮獲第六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咸寧市成為中國唯一入選城市。成功的路徑在于堅持政府主導,協調規劃、城管、住建、公安、教育、公共事業、社區七方力量,并鼓勵周邊企業、家長、學生、居民共同參與改造和管理,達成了共識,實現了共贏,也極大程度提高了其他社會主體和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
——堅持問題導向和基層導向結合,密織“源頭治理網”。
街區治理,以人為本。市城管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把辦公室搬到馬路上,收集整理街區治理中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通過“城管進社區”“雙路長、多點長”工作模式,及時了解群眾需求和處理問題。
街區治理,重在惠民。以網格化為支撐,堅持基層導向,城管部門通過實行“路長制”“微路長制”,建立與群眾的協商對話機制,及時收集、反饋、辦理群眾的意見與建議,推動形成治理合力。
以月亮灣網紅活力街區為例,一店一策、一店一景,就是與商戶、設計師反復溝通的結果,將伴隨式設計貫穿始終,解決了市政設施破舊、停車位短缺、煙火氣不夠等系列問題。
目前,全市已設立“路長”22名,招募近80余名“微路長”,收集群眾意見建議700余條,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916件,有效提升了街區綜合治理能力。
——堅持依法治理和道德約束結合,密織“依法治理網”。
如何引導商戶有序規范經營?咸寧市在街區治理中,借助雙評價機制,公布“紅黑榜”、懸掛“紅黃旗”,并按“先教育、再警告、后處罰”的“三步工作法”對黑榜”商戶予以懲戒,通過反面約束強化遵規守紀意識。
同時,以正面引導強化道德約束。去年,該市通過美麗街區文明商戶創建活動,命名一批文明示范街巷,認定一批文明商戶、優秀路長、優秀網格員、優秀規劃師(團隊)、優秀設計單位、優秀施工單位,讓大家學有榜樣、樹立標桿,進而激發市民“我為咸寧而自豪”。
如今,群眾自發成立了月亮灣活力街區商戶聯盟等一批自治組織,海德公館等9處夜市、宏大市場等22處臨時便民疏導點,自治眾管的局面初步形成。
實踐證明,共同締造是社會治理的“金鑰匙”,街區治理也不例外。尊重群眾主體地位,從源頭出發,突出政府主導及統籌,凝聚政府部門、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和自治組織等多元主體合力,是城市生活越來越美好的必經路徑。(王莉敏、趙麗紅、張冰)
來源:咸寧日報(2024年5月23日第01版)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