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難進小區?五部門現場答疑開方
企業與部門面對面 ?攝影: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盧成漢
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難進小區?武漢五部門現場答疑開方
加密回收箱布設和垃圾清運頻次
掃個碼,輕松投放可回收的紙張、塑料和玻璃瓶、廢舊燈管、過期藥品等,稱重后,居民可及時提現。這種由環保企業投放到小區的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越來越受到市民的歡迎。
但實際運行中,一些小區將智能回收箱拒之門外;有些智能回收箱裝滿后清運不及時,影響居民投放可回收物的積極性;一些較小的小區,因回收量不大,被智能回收企業“遺忘”……
11月6日,由武漢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武漢市城市管理執法委員會舉辦的服務資源回收產業創新專場活動中,多家垃圾分類回收企業以及街道、社區紛紛吐槽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進入小區中的這些難題。
武漢市城管執法委、武漢市住更局、武漢市公安交管局、武漢市供銷社,漢陽區城管執法局等5個部門相關負責人現場答疑解惑開良方,助力綠色低碳環保城市建設,提高居民獲得感。
企業:智能回收箱進不了小區
部門:督促物業提高配置覆蓋率
“我們的智能回收箱極大地方便了居民投放可回收物,卻被一些小區拒之門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武漢悅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思陽在會上直言。
主持人當場請武漢市住更局物業處副處長周建宏作答。
周建宏說,小區智能回收箱的布設,需要在街道社區指導下征求業主意見,但因部分小區居民意見較難形成共識,耗費時間較長,造成智能回收箱難進小區。另外,部分小區因場地有限等客觀因素,不具備增設智能回收箱的條件。
今年,武漢市住更局已配合相關部門和有關企業,在全市小區布設了1480個智能回收箱。下一步,該局將結合小區的整體布局,在不額外增加物業負擔的情況下,督促物業在街道社區指導下做好居民意見征集工作,提高智能回收箱配置覆蓋率。
企業:智能回收箱滿溢影響居民投放
部門:加大清運頻次和加密回收箱布設
江漢城市資源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經理顏超表示,公司在對小區進行運維管理時,發現部分智能回收箱有時發生滿溢現象,造成居民無法投放可回收物,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
“這個問題是存在的,因為智能回收企業安排清運是根據智能回收箱的滿箱提醒,結合一定區域范圍內智能回收箱滿箱情況,統一調度和安排。”武漢市供銷社經濟發展處副處長楊榮表示,根據居民投放量情況,回收企業可能一天一清或一天兩清,有的回收箱滿箱了,卻需要等周邊和回收量達到一定程度一起清運。
楊榮說,如果有長期未清運、影響居民投放可回收物的,物業可報區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部門,再集中報市供銷社。“我們會聯系、協調企業,分析居民所在地實際情況,加大智能回收箱清運頻次,或協商小區物業加密布設智能回收箱,盡量滿足小區居民的回收服務需求。”
街道:少數企業“嫌貧愛富”
部門:將采取扶持和引導措施
漢陽區龍陽街道公管辦主任方鵬飛直言,街道部分小區比較小比較舊,少數智能回收企業因為回收量少,不愿進小區設置智能回收箱,希望相關部門解決這個問題。
漢陽區城管局黨委委員吳永忠表示,將聯合區相關部門采取扶持和引導措施來治理:一是與漢陽區住更局聯合發文,要求物業大力配合,降低智能回收設備進駐門檻;二是對規模小和老舊等條件有限小區,積極爭取給予運營商一定支持;三是引導智能回收設備運營商成片推進,利用效益好的小區補貼效益差的,發揮整體效益。(盧成漢、徐池、倪茜)
來源:楚天都市報(2024年11月7日A06版)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