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20240335號建議的答復
索 引 號 | 01104325X/2024-32337 | 分 類 | 城鄉建設(含住房) |
---|---|---|---|
發布機構 |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發文日期 | 2024-08-07 |
效力狀態 | 有效 |
荊武代表:
您提出的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20240335號《關于加速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建設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城市基礎設施運行全生命周期監測監控管理”“加速推進各平臺間的數據接入,實現CIM+平臺一網統管”等建議,對推進我省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很有針對性,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省政府將您的建議作為重點辦理件,由張文彤副省長領辦,我廳高度重視,組建工作專班,加速推進我省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借鑒安徽、江蘇等地推進經驗,去年11月,我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重點任務,全面啟動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同時,編制印發了《湖北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工具箱》《湖北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技術指南(試行)》等配套文件。省級層面組建工作專班,地方成立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牽頭部門,建立調度機制。
二是開展風險評估。充分運用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城市地下基礎設施普查等工作成果,對燃氣、橋梁、隧道、供水、排水等現狀情況開展風險評估,找準城市基礎設施風險源和風險點,評估潛在后果,摸清安全風險底數,形成風險評估報告,目前襄陽、十堰、荊州等10個城市市本級已完成,其他地區正在穩步推進。
三是推進項目建設。將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作為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平臺的第一應用場景,打造“省-市-縣”三級聯動的城市生命線安全智慧監管系統,目前省級框架平臺已上線。武漢已建成燃氣、供水、排水、道橋隧安全監管平臺,接入各類傳感設備3萬余個;宜昌、黃石等地已開展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一期建設;十堰、孝感等地在城市運管服平臺等基礎上搭建城市生命線工程監測系統,襄陽、荊州、潛江等地已完成城市生命線安全監管平臺部署。
四是探索創新模式。引導在鄂央企組建省級投融資主體,引入清華合肥院作為技術支撐單位,推進“特許經營+使用者付費+按效付費”模式,解決地方建設籌資難、技術支撐難、后期運營難等問題。
下一步,我廳將認真研究您提出的意見建議,以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為抓手,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實現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預防。
一是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加強工作調度和指導監督,到今年底,市本級完成燃氣、橋隧、供水、排水專項全覆蓋;到2025年6月底,縣(市)完成監管平臺部署和燃氣專項建設;到2025年底,縣(市)完成橋隧、供水、排水專項建設。
二是強化系統整合利用。充分考慮現有信息化系統、物聯傳感設備的整合利用,督促指導燃氣、供排水等相關行業企業提升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積極與城市生命線工程的政府監管平臺互聯互通、數據共享,形成監管合力。
三是積極爭取中央支持。結合城市地下管網管廊更新改造、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等工作要求,提前謀劃好項目,積極推進項目前期,做好項目儲備,指導各地積極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渠道中央財政資金支持。
四是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指導各地制定城市生命線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建立部門協同、政企聯動、快速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注重監測成果運用,梳理分析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建設的問題和短板,統籌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建設、運行維護和更新改造,從源頭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4年7月19日
(此件主動公開)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