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20240010號提案的答復
索 引 號 | 01104325X/2024-33997 | 分 類 | 城鄉建設(含住房) |
---|---|---|---|
發布機構 |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發文日期 | 2024-08-28 |
效力狀態 | 有效 |
匡玲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湖北建筑行業綠色轉型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提案提出的明確建筑行業綠色發展方向,提升建筑行業綠色轉型量能,推進建筑行業綠色能級躍遷建議對我省建筑領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我廳會同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經信廳認真研究提案內容,現將建議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完善標準政策體系
(1)制定發展規劃及措施。圍繞落實“雙碳”戰略,省發改委印發了《湖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湖北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十大體系建設方案》。我廳聯合省發改委共同印發了《湖北省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建成我省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為著力解決全省綠色建材面臨的轉型壓力大、供給質量不優、產業集中度不高等問題,我廳聯合省經信廳共同印發《湖北省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在總結全省“十三五”的基礎上,我廳陸續印發了《湖北省城鎮住房發展“十四五”規劃》《湖北建筑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湖北省“十四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配套制定了相應考核方案,為推動我省建筑行業綠色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科學指引。
(2)完成綠色建筑立法。2023年當年立項當年頒布《湖北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將從根本上解決政策約束性不強、執行力不足、監管手段缺失等問題,為我省全面推廣綠色建筑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制保障。同時,按立法工作要求,以省政府名義印發了《〈湖北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貫徹實施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了貫徹實施的主要措施和相關要求。
(3)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結合國家《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 55015—2021)實施,修訂發布《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42/T 559—2022)。為與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評價體系相銜接,修訂發布《綠色建筑設計與工程驗收標準》(DB42/T 1319—2021)。制定發布了《被動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規范》(DB42/T 1757—2021)、《外墻保溫工程技術規范》(DB42/T 2068—2023)等地方標準,組織技術力量編制《綠色建筑設計指南》《湖北省綠色建筑及建筑節能項目謀劃工作指引(試行)》,啟動我省超低能耗建筑系列設計、評價標準修編和《湖北省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技術指南(試行)》修訂等工作。
(4)創新綠色金融支持。為貫徹落實國家、住建部等有關部委及省委省政府關于綠色金融支持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要求,2022年9月我廳與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產業發展的通知》,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提出了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產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提供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按揭貸款,以及公積金購買星級綠色商品住宅,貸款額度按綠色建筑等級上浮5%等一系列激勵措施。
(二)強化科技創新支撐
(1)組建科技創新聯合體。我廳組織發動行業骨干企業,牽頭組建成立了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和品質建造三個科技創新聯合體,制定了《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質建造科技創新聯合體工作實施方案》,開展了《支持綠色建筑與綠色建材的綠色金融政策研究》《基于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的建設科技創新政策措施研究》等課題研究。為擴大科技創新成果應用范圍,打造科技標桿工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遴選項目進行“三個建造”科技創新融合試點。進一步開展產教融合實踐,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創新鏈,印發了《綠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質建造產教融合共同體實施方案》。
(2)加強綠色低碳科技研發推廣。近年來,我廳持續開展建設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工作,鼓勵科研機構開展建筑節能新技術研究。共立項197項省級建設科技計劃項目,向住建部推薦5項科技成果,提名省科學技術獎19項,完成5項住建部科技計劃項目和19項省級建設科技項目的結題驗收。為加強新技術轉化,發布了《湖北省推廣、限制和禁止使用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產品、技術和設備目錄》,制定印發了《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工程推廣應用磷石膏建材實施方案》,因地制宜推廣應用磷石膏建材產品。開展綠色建材產業鏈研究、綠色低碳好房子和智慧小區研究,形成初步成果。省科技廳投入科技資金近3000萬元,立項科技項目30多項,重點圍繞建筑材料、建筑節能和建造關鍵技術三大方向,支持建筑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破解行業發展瓶頸。
(3)強化專家人才團隊建設。為充分發揮專家智庫在宏觀決策和科學管理中的支持和服務作用,促進我省住建領域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管理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我廳成立了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學技術委員會,并陸續成立了湖北省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專家組、湖北省全過程工程咨詢專家組、湖北省智慧小區建設工作專家組等。省科技廳依托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支持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江漢大學、湖北文理學院等高校院所的科研團隊開展基礎研究,培育一批建筑領域人才。
(4)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我廳積極推進全省住建領域信息化工作,落實數字住建行動計劃。開展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試點建設,建立標準體系,推廣試點經驗。開展智能建造BIM云平臺建設,按照工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一體推進的方式推動我省智能建造發展。全面推進數字住建體系化標準化建設,印發管理辦法等制度文件,健全工作機制。組織行業相關力量,成立夏熱冬冷地區近零碳建筑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積極打造產學研用創新聯合體,爭創住房城鄉建設部科技創新平臺。省科技廳鼓勵和支持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產學研合作組建產業關鍵技術創新平臺,推動國家智能設計與數控、國家數字建造等2家技術創新中心正式獲批;持續支持湖北省綠色智能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裝配式建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低碳住宅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6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發展。
(三)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1)著力打造綠色低碳好房子。持續開展綠色建筑創建行動,加強規劃設計、施工建造、驗收和使用維護等方面的全過程監管,積極開展綠色建筑示范工作。圍繞“綠色低碳好房子”的內涵要義,提高建筑健康性能指標和綠色低碳水平,形成《“打造綠色低碳好房子”行動方案》《綠色低碳好房子技術導則》等文件。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工作,聯合省自然資源廳共同印發了《湖北省推進高品質住宅建設的工作方案》,組織編制《高品質住宅建設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開展智慧小區建設試點工作,制定發布《湖北省智慧小區建設指引》《智慧小區建設計價指引》《智慧小區建設試點項目(第一批)評估結果表》,提升了居民便利生活條件和物業高效服務水平。
(2)持續推進建筑能效提升。貫徹全省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 55015—2021)和《低能耗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42/T 559—2022),節能率由“十三五”時期的65%提升至72%,新建建筑能效水平提升20%。落實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設計與工程驗收標準》(DB42/T 1319—2021),以使我省綠色建筑發展總體水平優于《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 50378—2019)基本級的要求。扎實推進超低能耗建筑試點工作。結合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深入開展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學習外省綠色城市先進建設經驗,積極推廣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模式。與國家電網湖北公司合作,開展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建設試點工作,推動既有公共建筑綠色節能改造。
(3)推廣綠色低碳建造方式。貫徹落實《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推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發展的實施意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鼓勵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大力發展新型建筑工業化與智能建造,推行綠色施工,推廣工程總承包模型,推進BIM技術全過程應用,加強重點領域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運用,支持現有裝配式生產基地實施裝備改造升級工程,提升建造活動綠色化水平。擴大裝配式建筑實施范圍和區域,推動公共建筑、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和居住建筑積極采用裝配式建造。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綠色建造,推廣裝配化裝修。加強標準化集成設計,提高預制構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加快生產、施工裝備升級、迭代和建筑機器人研發應用,提升工業化水平。
(4)加快綠色建材規模化推廣應用。我廳會同省經信廳到武漢、襄陽、宜昌、黃岡、咸寧等地,對全省6個綠色建筑產業集群進行調研,共同研討推進綠色建材發展政策措施,聯合12個省直部門印發了《湖北省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建立了全省綠色建材采信數據庫,發布全省綠色建材供應鏈平臺,已上線企業352家,上線綠色建材產品493種,實現交易額4800萬元。會同省經信廳研究起草了《湖北省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實施方案(初稿)》。持續推進磷石膏建材在房屋建筑和市政設施工程領域應用,指導組織開展磷石膏建材相關標準制訂、修訂工作,發布《湖北省磷石膏建材標準體系》。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加快推進建筑節能降碳和綠色發展
聯合省發改委印發《湖北省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實施意見》,統籌推進節能降碳工作。貫徹實施《湖北省綠色建筑發展條例》,加強綠色建筑全過程監管,重點推進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公益性建筑強制性執行星級綠色建筑標準要求。持續開展星級綠色建筑試點工作,重點推進9個綠色建筑集中示范區建設。結合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深入推進既有建筑節能綠色化改造工作。學習青島“先干后獎”的市場化機制,創新工作推進模式。研究適合我省的技術路徑,明確空調、照明、電梯等重點用能設備和外墻保溫、門窗改造等重點內容。完善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研究制定高耗能高排放建筑改造計劃。加快全省公共建筑能耗監測平臺建設,研究我省建筑領域碳排放統計核算制度,為建立完善建筑碳排放市場化交易機制打好基礎。
全面推進超低能耗建筑發展,總結試點工作的成熟做法和先進經驗進行推廣。引導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公益建筑以及國有資金參與投資建設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及以上標準建設。以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為契機,鼓勵既有公共建筑按照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等高標準實施改造。鼓勵城鄉結合地區和個人建設綠色低碳農房、超低能耗住宅等。探索好房子、高品質住宅與超低能耗建筑的融合發展。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等方面支持,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推動市場化運作機制的形成。
(二)著力推動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
聯合省經信廳等貫徹落實《湖北省綠色建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圍繞強供給、增需求和穩支撐三個維度,提出優化綠色建材產品供給、擴大綠色建材應用需求、強化綠色建材基礎支撐、加強智能建造等重點措施。針對供給端,推進生產過程綠色化轉型,生產方式智能化升級;推動產業集約發展,打造六大綠色建材產業集群,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培育節能環保單項冠軍,支持磷石膏建材企業發展;開展“三品”行動,全面提升“湖北造”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針對需求端問題,加大建設工程應用,推進政府投資項目、大型公建等應用綠色建材;推動政府采購應用,擴大實施城市范圍,對試點城市提出綠色建材應用要求;鼓勵引導綠色消費,創新綠色建材應用和服務模式,深化“綠色建材下鄉”活動。結合我省綠色建材行業發展需求,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圍繞新型氣凝膠節能材料研發等關鍵技術開展攻關;加強標準體系建設,培育一批高水平的團體標準,完善政府采購需求標準,擴大綠色建材選用范圍;搭建綠色建材供應鏈,培育一批省級示范企業,推動跨境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提升行業服務能力,持續更新《湖北省綠色建材產品推廣目錄》,培育本省綠色建材認證機構,引導企業進行綠色建材產品認證。
全力發展智能建造,持續推進綠色建材與智能建造協同發展,提高綠色建材模數化應用水平。按照工業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四化同步、一體推進”的要求,加快推動智能建造發展。重點圍繞工程軟件“補短板”、工程物聯網“顯特色”、工程機械“促升級”、工程大數據“強優勢”,打造要素齊全、供給高效的智能建造供應鏈體系。依托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持續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全過程應用和BIM云平臺建設,大力推廣“BIM平臺上的裝配式+機器人”模式,加速PLM平臺核心技術國產化及推廣應用,提升“湖北造”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加快綠色金融支持產業發展
落實綠色金融支持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產業發展政策,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城鄉建設節能降碳,圍繞綠色低碳建筑產業,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降低綠色建筑產業貸款利率水平、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持續組織銀企對接活動,有效建立綠色金融產品服務綠色建筑產業項目的信息發布、合作共享平臺,健全溝通機制,暢通工作渠道,形成工作合力。鼓勵示范項目創新投融資模式,吸引民間資本投資。
(四)廣泛深入開展宣傳培訓
加大對行業從業人員、管理人員培訓力度,提升綜合能力和業務水平。及時總結優秀做法,宣傳各地區和企業的典型經驗、成功案例。充分發揮各類媒體、行業協會的作用,在節能宣傳周、科技活動周、低碳日積極開展多層次、多形式宣傳教育和技術推廣活動,廣泛宣傳行業最新綠色低碳政策、標準規范、經驗做法、特色企業、示范項目等,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
2024年8月28日
(此件主動公開)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