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20240731號提案的答復
索 引 號 | 01104325X/2024-34019 | 分 類 | 城鄉建設(含住房) |
---|---|---|---|
發布機構 |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發文日期 | 2024-08-27 |
效力狀態 | 有效 |
龍浩成委員:
您提出的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第20240731號提案《關于老舊小區改造及長效治理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非常感謝您對湖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關心,您提出的建議很有針對性、指導性,我們將認真采納和借鑒您提出的建議,推動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落深落實。
2019年以來,我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以“成于至臻,止于至善”的標準大力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不斷做好完善基礎設施、補齊短板弱項、改善居住環境等“前半篇文章”,逐步做實管得好、服務好的“后半篇文章”,不斷提升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主要做法如下:
一、強化高位統籌,引領老舊小區煥新顏
全省建立了省—市—縣三級老舊小區改造領導小組協調機制,聯合民政、教育、自然資源、衛健、商務、文體等部門力量,形成工作合力,整合各部門政策和項目資金,統一規劃、同步實施。同時,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十條措施》《關于進一步提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標準的通知》《湖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等系列政策文件,對老舊小區改造提供組織保障、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不斷健全工作體系。截至目前,已有20300個老舊小區納入中央補助支持改造計劃,已完成改造小區14500個。
二、強化資金保障,筑牢老舊小區改造基石
全省建立了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通過居民合理出資、政府支持、企業單位投資、原產權單位補助、管線單位出資、公共收益補充、申請專項債券、金融機構信貸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等渠道籌措。統籌教育、文化、體育、民政等部門符合條件的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基礎類改造資金主要由政府財政支持;完善類、提升類改造資金按照共建共享原則,由政府、居民、社會資本共同籌措。堅持“策投規建營”閉環的城市運營新模式,以大片區統籌推動市場主體參與,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市場主體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力度。
三、強化智慧賦能,創新思路探索城市運營
以“荊楚品質生活平臺”營造智慧便利生活,在生活、出行、服務和居住等方面提供多功能場景。推進小區場景與生活需求精準匹配,統籌多種可經營業態,實行“物業費+九折”等服務的消費聯動場景,引導老舊小區居民從生活依賴、習慣依賴、情感依賴與地方平臺運營管理形成黏性,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和服務體驗,加強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運營能力。創新植入衍生業態,制定《關于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十條措施”》,各地區分別從停車位、充電樁等傳統業態和養老托幼等衍生業態進行了謀劃,提高運營質效,保障還款來源。
四、強化共同締造,凝聚力量共繪美好家園
搭建議事平臺,鼓勵設計師、工程師和規劃師進社區,探索議事型、對話型、共建型、聯動型、開放型等不同類型的議事協商形式,建立以協商為統領、以項目為載體、以技術為支撐的議事平臺,引導政府部門、社區、企業、設計師、居民多方參與。推進“1365”小區治理機制,落實老舊小區改造“七個前置”(即成立小區黨組織、建立自治組織、簽訂居民公約、拆除違建、出資參與改造、接受后期物業管理并交納費用、加裝電梯),發動群眾參與改造全過程,凝聚社會共識,激活并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老舊小區改造聚集,實現改造工作精細化、規范化、長效化。
老舊小區改造,改善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下一步,我省將持續聚焦人民群眾的需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住建部的工作要求,攻堅克難、真抓實干,全力抓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一是結合城市更新、危舊房改造、完整社區建設等各地實際,積極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二是對標對表完整社區和適老化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同時加大供水、供電、供氣供暖、通信、有線電視等專營單位參與改造的力度,提升改造標準。三是嚴格落實“七個前置”,完善小區治理結構,探索“先嘗后買”“智慧管理”“積分獎勵”等多途徑培養居民“購買服務意識”,提升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4年8月27日
(此件主動公開)
相關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