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图10p,男人把j桶女人屁免费,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视频,欧美色网视频在线播放

國務院| 住建部| 省政府| 長者專區| | |登錄|注冊

關于2021年度城市管理工作檢查考評的情況通報

關于2021年度城市管理工作檢查考評的情況通報

2022-03-10 16:53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索 引 號 01104325X/2022-07865 分    類 城鄉建設(含住房)
發布機構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成文日期 2022-03-09
文    號 廳頭〔2022〕395號 效力狀態 有效
文件名稱 關于2021年度城市管理工作檢查考評的情況通報 發布日期 2022-03-10

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城管委(局)、住建局:

2021年,全省住建、城管系統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城市發展理念,以黨史教育為載體,統籌推進城市管理工作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市容環境和城市形象持續改善為推動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做出了積極貢獻。根據省委年度考核工作安排,省廳結合年度暗訪、明查、民意測評,綜合城市市政設施安全運行情況,對各市州城市管理工作成效進行了綜合考評。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堅守為民初心,扎實辦好民生實事。2021年,全省累計建成停車泊位10.58萬個,口袋公園414個,整治街巷375條,排查各類窨井蓋137萬余個,整治問題井蓋3.7萬個。武漢、宜昌、荊州、孝感、黃岡積極利用“金邊銀角”空閑土地、發掘地上地下空間潛力,建成機動車停車泊位超萬個,有效緩解了停車難問題。武漢、荊州、宜昌大力建設“口袋公園”,在全省“最美口袋公園”評選中分獲一、二、三名。武漢、襄陽、宜昌、黃岡作為住建部背街小巷環境整治重點推進城市,堅持以“小切口”推動“大變化”,提升了城市顏值。武漢、宜昌實施井蓋“靜音行動”和“井蓋更新”行動,保障了人民群眾“腳下安全”。

(二)聚力改革創新,不斷健全體制機制。各地積極配合街道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按照“權隨事走、人隨事調、費隨事轉”的要求,全省共有3023名城管隊員下沉至街道,“市為主導、區為主體、街道為基礎”的城市管理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宜昌市、黃岡市積極開展城市管理工作體系建設試點,成立以市長任主任的城市綜合管理委員會,全力推進完善“大城管”工作機制。武漢市推行路長制,構建“1+2+N”(路長+樓長(店長)+共治力量)互動共治管理模式。潛江市采用“兩包兩統一聯合”的管理方式,采取“雙向派單”工作模式,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

(三)聚焦隊伍建設,提升干部能力素質。各地堅持黨建引領,持續鞏固深化“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黃石市組織全市一線城管隊員在市委黨校開展封閉式集中培訓,神農架林區每周組織城管隊員集中“夜學”,十堰市組織開展“城管執法系統紀律作風整頓”“弘揚工匠精神—崗位大練兵”實踐活動。鄂州市強化實操培訓,督促城管執法隊伍規范辦案,提升辦案能力。襄陽、天門評選“最美城管人”,大力宣傳表彰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黃岡市城管委、武漢市江夏區、宜昌市夷陵區城管執法大隊和襄陽市城管督查大隊被住建部表揚為先進單位。

(四)強化科技賦能,大力推進平臺建設。各地積極推進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12個市州完成與省級平臺數據對接。武漢市積極推進智慧城管平臺與城市大腦(武漢云)深度對接,開發城市管理相關應用場景,平臺獲評全國數字政府十佳案例和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襄陽市數字城管等9個信息化系統與市級“一網統管”平臺實現對接,梳理完成首批111件城市管理事件處置標準和流程,成為全市標準模版。

(五)加快設施建設,有序開展垃圾分類。2021年,隨州、沙洋、洪湖、崇陽、棗陽、麻城新建成6座,襄陽、監利改擴建2座焚燒發電廠,新增焚燒發電處理能力5300噸/天。黃石、鄂州、隨州、仙桃、潛江實現原生垃圾“零填埋”。宜昌市建立生活垃圾“4456”分類工作新機制,608個小區實現“定時定點、開袋投放、破袋檢查”的新模式。荊門市印發《生活垃圾分類投放亭建設指南》,全面完成新建垃圾分類示范小區、示范學校、示范村“三個100”建設任務。仙桃市建成垃圾分類宣教中心,堅持每月開展宣傳培訓活動。宜昌市在去年第三季度住建部垃圾分類評估中獲評為一類,武漢市、咸寧市獲評為二類,為全省爭得了榮譽。

(六)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各地有序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推進薄弱部位環境衛生整治,加強戶外廣告招牌規范,持續優化市容環境秩序,有力推進違法建設整治,強化油煙污染治理,不斷完善市政設施,切實解決群眾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武漢市打造精致環衛“武漢標準”,出臺精致環衛嚴規30條、環衛精細化管理標準導則。恩施市采取“黑馬甲、紅袖章、隨手拍”等系列措施,實現問題發現在一線、解決在一線。

(七)突出優美自然,大力提升園林綠化水平。各地認真組織實施“增綠提質”行動,全省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12.9萬公頃,建成區公園綠地面積3.7公頃,建城區綠地率35.9%,人均公園綠地達13.57平方米。荊州市堅持在公園中建設城市,精心打造四季花城景觀。隨州市實施白云湖景觀提升工程,建成開放“濱水八景”,被評為“隨州市十大旅游名景”。咸寧市實施“裸土覆綠”工程,解決了“因裸致臟、由露揚塵”的問題。

(八)緊盯城市安全,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安全監測。各地持續開展城市補短板工程,補齊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按照省廳部署,啟動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普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等工作,強化城鎮燃氣安全管理、城市道橋涵隧安全管理,加強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和城市備用水源地建設等工作,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一些城市屋頂廣告、跨街廣告依然存在,架空線、窨井蓋沒有得到有效整治,道路破損、綠化缺失的解決機制不完善,城市品質不高。

二是城市管理模式有待進一步轉變。一些城市管理理念相對滯后,管理模式相對粗放,方式相對單一,信息化管理手段運用不夠,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圍不夠濃厚,管理效率不高。

三是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去年中央環保督查組通報了我省焚燒發電項目推進慢、填埋場超負荷運轉的問題,一些地級城市在住建部垃圾分類評估中成績不好,拖了全省的后腿。前端分類投放站點設置不合理,收集點改造占比不高,中端收運“先分后混”、廚余垃圾沒有做到專收專運專處,末端處理設施不健全等問題仍然存在。宜昌市、十堰市、恩施州全域垃圾焚燒處理占比較低,與經濟社會發展地位不匹配。

四是安全工作基礎有待進一步增強。市政基礎設施普查、智能化改造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還有差距。橋隧、燃氣、供排水、玻璃幕墻等安全管理基礎比較薄弱,少數地區備用水源地建設尚未啟動,十堰發生重大燃氣爆炸事故。省燃安委督查反饋部分城市液化氣場站無證經營問題還未清零。

三、考評結果

經過對城市市容秩序管理和市政設施運行管理的綜合考評,獲得優秀等次的城市是:武漢、宜昌、襄陽、荊門、咸寧、黃石、仙桃、潛江、黃岡、鄂州、荊州、天門、神農架、隨州、恩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2年3月9日

(此件公開發布)

相關附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已閱 0  打印   關閉